绿色小镇新赋能,汉能首个“零能耗”太阳能样板房建成

长久以来,中国农村脱贫一直是国家扶持重点。经济的落后往往伴随着环境的“脏”、“乱”、“差”,缺乏整治和良性管理。陕西榆林的白舍牛滩村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过度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安居乐业成为一种奢望……

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就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汉能对此积极响应并立刻付诸于行动。

近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大客户事业部在了解到白舍牛滩村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需求后,立刻成立专家小组到当地沟通调研,很快便携手北新房屋有限公司展开合作,配合当地政府打造全国首个“零能耗”太阳能特色小镇, 对白舍牛滩村进行绿色升级改造,希望能在建设榆林美丽乡村的进程中献计出力,响应国家打造美丽乡村号召,营造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生态环保家园。


在“零能耗”太阳能特色小镇项目的建造过程中,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和北新房屋有限公司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提供新型材料,且大部分产品是固废循环利用,无论生产还是使用过程均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尤其是小镇所有的屋顶都使用了汉能薄膜发电的单玻“汉瓦”,此材料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植入单面钢化玻璃,让房瓦在具备“遮风避雨”建筑材料性能的同时还会自行“发电”,源源不断地产生能源价值, 过去老破旧的房屋都摇身一变,成了既科技范儿十足又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零能耗”发电网点。此外,工程所建房屋具备95年结构安全保证,可谓是真正的百年房屋,“一房用三代”,给村民带来绿色安居的新环境。


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项目样板房已建设完成。该样板房装机量为10kW,30年时间相当于少烧123吨煤,减少322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45公斤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10公斤氮氧化物排放, 它的环保价值等同于种了7340棵的绿树。此外,经济效益方面,该样板房30年发电量能够达到38.4万度电,每年可带来直接收益9000-10000元。如果白舍牛滩村总体装机量按10MW计算,30年发电量可达到3.25亿度电, 每年可带来直接收益700—800万元。项目整体完工后,太阳能发电产业将成为白舍牛滩村主要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一,改变过去煤炭开采为主的落后产业局面,把特色和绿色还给“农村”,真正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修复打下良好基础。

早在去年12月,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就发布了“绿色中国——生态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绿色建筑、绿色园区、绿色交通、绿色政务、生态农业、绿色电子、水生态、垃圾处理等八大综合解决方案,几乎涵盖社会能源消耗的各种场景。 这次陕西省榆林市白舍牛滩村采煤塌陷区的改造,就是生态农业解决方案中特色小镇的经典实践案例,该方案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技术,打造扶贫富农项目,支持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

相信未来,随着汉能薄膜发电应用产品的丰富,太阳能特色小镇、城市绿色建筑打造会不断在全国展开,汉能的移动能源战略对国家绿色生态经济的推动将不可估量,而越来越多的特色“发电材料”在人类生活场景的运用,一定会构筑出智慧、和谐的特色能源“生态链”。

历时三个月,汉能助推铜仁生态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从2017年12月15日发布“绿色中国——生态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到2018年3月26日与贵州省铜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铜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汉能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如今,距离铜仁生态城市签约已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里,铜仁生态城市建设情况如何?汉能生态城市从概念到落地的推进是否顺利?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报道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成熟产品矩阵,打造示范项目

汉能生态城市是以降低城市能耗为目标,以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为手段,从而协同满足生态环保等需求,助力城市绿色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汉能的第一大作用是规划,即基于汉能薄膜太阳能核心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在项目中植入薄膜太阳能产品,让普通建筑、普通园区装上薄膜太阳能之后变成绿色建筑、绿色园区。汉能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及成熟的产品矩阵,为铜仁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以铜仁市碧江九龙洞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为例,九龙洞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铜仁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为降低建筑能耗,美化景区,树立铜仁绿色生态城市形象,汉能与贵州省铜仁交旅集团达成合作,将在游客服务中心屋顶安装单玻“汉瓦”。


单玻汉瓦不仅造型美观时尚,与景区风格浑然一体,更具有优异的发电性能。该项目总装机量为55.92KW, 预计首年发电量4.91万度,25年累计发电约111.53万度 ,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约17.85吨,碳减排约44.48吨,二氧化硫减排约1.34吨,节约净水约17.85万升,相当于种树2430棵。 此外,汉瓦具备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使用寿命可达到传统屋顶材料两三倍,且提供终身保修服务。

据悉,此项目已于6月20日开工,预计7月中旬即可完成并网发电。

“十百千万工程”助力经济腾飞

合作伊始,在铜仁市相关领导的建议下,汉能提出了铜仁生态城市的“十百千万工程”,也就是移动能源的“十百千万工程”。其中,“十”指10个应用领域,“百”指100个应用场景,“千”指1000个应用项目,“万”指万亿规模的市场投资。

十百千万工程”在汉能生态城市原有八大行业解决方案的基础,结合铜仁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挖掘应用场景,设计开发项目,引入市场投资。据悉,目前铜仁生态城市已经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政务、绿色园区、生态农业、绿色电子、现代通信、风光互补、 水生态综合解决方案、垃圾处理综合解决方案、移动能源+军用装备等十一大应用领域中,挖掘应用场景110个,具体建设项目及投资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以九龙洞景区为例,除了上文提到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外,在九龙洞的应用场景及示范项目挖掘中,项目组还开发了薄膜太阳能离网供电系统地埋灯、灭蚊灯、射灯、隔离带滚动式广告箱、多功能垃圾箱、高炮、停车场出入口顶棚LED、卧式触摸一体机、落地广告机及太阳能休闲桌椅组合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在不影响景区视觉效果的情况下,为各类设备提供绿色电力,在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促进了景区环境保护,并为景区带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十百千万工程”定位清晰,所以落实过程相对顺利。如果按照目前方案计算,预计能够实现的市场价值约为13000亿元。正如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CEO司海健所说,通过汉能“移动能源+”战略,不单是解决生态城市的问题、民生的问题,更重要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

应用体验,倡导绿色生活

2018年6月15日,铜仁市2018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集中宣传暨绿色生态城市应用体验活动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广场盛大召开,铜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明,碧江区及万山区发改、教育、科技、工信、环保、住建、交通局等多个部门领导出席。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也携汉瓦、 太阳能背包、太阳能帐篷、发电纸、汉能薄膜高效发电组件等众多明星产品亮相。

香港商报:汉能助力绿色快递

物流业积极打造智能绿色环境,顺丰、京东及DHL等多家大型营运商,已在快递车上安装汉能薄膜太阳发电扳,集充电,倒车仪,智能中控系统等功能一身, 提升节能便捷性。


目前,首批50辆太阳能智能配送车已交付京东物流使用,将计划投入近期618北京部分地区的日常配送。该车可提升配送车辆续航能力50%,适用范围大概在20公里左右,并有效防止电池过度放电,提高电池使用寿命,至少增加每天40件货物的派送能力。

装在京东智慧配送车上的太阳能薄膜不只能发电,还搭载了互联网智能中控系统。可查看倒车影像,可为手机充电,还有防盗系统,可以说是一物多用。


早在去年底,汉能就已经与顺丰合作,在快递车上进行太阳能发电板安装测试。今年3月,顺丰表示,今年准备投入8000余辆新能源车,比去年增加近240%。

太阳能薄膜技术组件也已经在欧洲的物流公司的快递车上使用。国际物流巨头DHL已经在部分物流车上使用了汉能太阳能薄膜组件。

搭载汉能黑科技 北京首个智能公交站牌将启用

近日,北京交道口南站公交站台的电子站牌吸引了过往乘客的注意。据工作人员介绍,电子站牌通过指挥调度中心和公交车上的GPS连接,乘客们查看屏幕,就能直观掌握整条运营线路上每辆公交车的行踪。


比如走到了哪一站,最近的一辆还有多久进站;同时小公交车的标志还会有不同的颜色,用来显示车上乘客的拥挤程度。市民能够根据电子站牌实时提供的数据信息合理规划时间,告别过去盲目烦躁的等待, 实现“绿色出行、智慧出行、快乐出行”。据悉,这块电子站牌将很快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北京首个智能公交站牌,它能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对市政管理压力的缓解非常值得期待。


科技改变生活。但“电”从哪来呢?地下埋电线吗?智慧的电子站牌有智慧的“来电”方式。据了解,该电子站牌采用的是,汉能集团提供的新型薄膜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据汉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项目采用了1260W汉能MiaSolé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质地轻薄,能更好地贴合站台顶部;在满足电子站牌日常电力需求的同时,也为日后灯箱、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供电接入提供了可能性。此外, 该装置耗电只有LED 屏幕的1/1000,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真正实现低碳节能、绿色环保。

此项目是汉能与北京公交广告公司合作的首个运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电子站牌车站示范工程,也是继4月首座汉能智慧公交太阳能站台落户云南大理之后,汉能在绿色公交系统的又一次尝试。 据悉,除了大理、北京之外,汉能的太阳能绿色公交系统解决方案将陆续在天津、大同、廊坊等多地广泛应用,这是汉能打造生态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汉能一直致力于将绿色能源应用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用智慧能源赋能城市生态的多维脉络,以能源变革打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创建自然、城市与人和谐共生的城市有机体。 未来,不只是智慧公交站,还会有越来越多智慧的移动能源产品来颠覆生活,改变世界。